4月18日,上海浦东迎来了开发开放的30周年纪念日。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创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消费及数字全球化等变革的到来,国际贸易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1年,上海畅联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畅联物流)从零起步,专注国际物流服务,已连续多年保持业绩两位数增长,成为了上海自贸区首届“制度创新十大经典样本企业”之一。
畅联物流总裁徐峰
畅联物流总裁徐峰表示,目前公司服务的近百家客户中,半数以上是世界500强企业,他们以前主要为UPS、DHL等国际物流巨头服务,个性化、数字化是“抢”到这些高端客户的关键。
勇于创新解困破局
1990年,徐峰从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便投身到了上海外贸事业中。关于创业过程,他回忆道:“当时公司所谓的资产就是一些空置多年的旧仓库,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却是环伺在外高桥区域的上千家物流公司。”
经过一番分析,徐峰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物流企业大部分从事的是传统仓储、运输等较基本的物流业务,或成为外资物流企业的下属外包,在这些领域“硬碰硬”难有胜算,于是,畅联物流打出了“创新牌”,要成为客户的第三方合约物流商。
徐峰总结道,“创新就是在细节上做到优化,这样才能给客户真正满意的物流服务,让他们愿意把更多的业务带到上海自贸区来。”2015年,畅联物流顺利打开局面,并迎来“高光”时刻,在上海自贸区的业务量增长超过了30%,这也成为公司最主要的发展动力。
同时,畅联物流非常注重引进人才,建立了严格的个人奖惩体系。企业家精神不仅是指企业家自身,更包含其所引领的团队的创新精神,现在公司很多创新线索都是来自操作一线,这也是畅联物流全团队精益求精的体现。
在管理方面,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设置有操作ID,每一个环节都有记录和质量评价,确保责任到人、提高工作质量。
徐峰感慨道,由海关、国检等政府职能部门推出的创新举措是企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在贸易便利化的今天,唯有跟随时代步伐、大胆创新才能另辟蹊径。
数字化是走出去的“利刃”
通过全国化的服务网络建设,畅联物流已经能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据徐峰介绍,畅联物流在生产工厂附近就部署有仓库,零部件供应商也多由畅联帮忙做库存管理,工厂生产出的成品再交给畅联配送至销售商。要实现这一套流程顺利运转,信息交互是关键,这就需要强大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个性化的系统服务能力。
畅联物流有很多仓库是租赁而不是自有的,走的是轻资产模式。目前,畅联管理着80万平方米现代化仓库、200万种电子、机械部件库存品种,日均处理货物进出库订单4500份,实现年均进出库总值超1000亿的货品门到门、零出错服务。
要实现如此庞大的管理需要在数字化上不断投入,畅联物流在成立初期就引进了EXE4000物流系统软件,随后自行研发了ERP操作系统、TMS运输系统及空运操作系统,每年花费在数字化上的经费超过1000万元。
因为创新模式与数字化加持,目前畅联物流已经陆续在上海、北京、成都、武汉、广州等地设立了子公司,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点,并且顺利获得了外部注资。
虽已取得亮眼成绩,但徐峰认为,公司要追赶上国外的老牌供应链巨头还有一段路要走,比如国外网络的布局、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为客户服务的灵活性等,这些都是畅联物流还要继续加强的地方。
“天道酬勤,团队至上”是畅联物流的企业文化,也是徐峰始终追求的企业家精神。“我相信精神的力量,只要确立了正确的奋斗目标,我们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