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认证
一、功能说明
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应当包括良好的信用文化与商业道德规范、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有效的信用监管以及完善的信用中介服务。从信用主体来划分,信用主要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企业信用服务是指为企业提供的资信调查、资信评级以及信用管理服务。企业信用服务的直接作用是为商业授信、金融授信、投资者授信及企业信用管理提供参考。资信评级主要为金融授信、投资者授信提供服务,是社会信用制度中一种重要的信用中介服务方式,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中应充分考虑资信评级的发展、作用的发挥和相关配套政策。
二、功能说明
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应当包括良好的信用文化与商业道德规范、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有效的信用监管以及完善的信用中介服务。从信用主体来划分,信用主要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企业信用服务是指为企业提供的资信调查、资信评级以及信用管理服务。企业信用服务的直接作用是为商业授信、金融授信、投资者授信及企业信用管理提供参考。资信评级主要为金融授信、投资者授信提供服务,是社会信用制度中一种重要的信用中介服务方式,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中应充分考虑资信评级的发展、作用的发挥和相关配套政策。
三、功能说明
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应当包括良好的信用文化与商业道德规范、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有效的信用监管以及完善的信用中介服务。从信用主体来划分,信用主要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企业信用服务是指为企业提供的资信调查、资信评级以及信用管理服务。企业信用服务的直接作用是为商业授信、金融授信、投资者授信及企业信用管理提供参考。资信评级主要为金融授信、投资者授信提供服务,是社会信用制度中一种重要的信用中介服务方式,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中应充分考虑资信评级的发展、作用的发挥和相关配套政策。
返回
+ 首页 + 长途运输 + 同城运输 + 租车服务 + 资讯·法规 + 人物·观点 + 企业服务平台 + 总裁在线
文章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法规 > 爆发在即 全面解读冷链物流市场

爆发在即 全面解读冷链物流市场

2020-11-23 09:23:37

  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各个环节中始终处在相关标准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障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因2015年生鲜电商行业兴起,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全面爆发。

爆发在即 全面解读冷链物流市场

  未来伴随国家在冷链政策方面的监督不断加强以及企业规模化经营对冷链技术和设备方面技术反向驱动,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4.49%,增长至2022年6613.1亿元。

  冷链行业趋势

基础设施不足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但是起步较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中国冷链流通率依旧较低,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90%以上的流通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中国目前冷库、冷藏车等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将对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智能化趋势明显

  智能化趋势凸显,第三方物流服务份额提升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冷链物流的系统化和信息化程度将在现阶段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此外,第三方服务公司不仅可以为冷链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合理有效的控制物流成本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货品周转的时间从而使冷冻冷藏生产经营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发展。因此预计,在未来行业中第三方服务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

集中度加快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集中度不高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集中度不高、区域化分布的特点。相比之下,美国冷链物流前五强企业的冷库容量占总容量的63.4%,行业集中度较高。

冷链历史

  对比美国日本,中国冷链物流的加工、运输、仓储配送起步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主要经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萌芽期,正处于国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交通运输不完备的时期。为了调节淡旺季,保障肉、禽和水产品类等生鲜食品在市场上得到有效供应,中国在主要城市兴建大型库仓储,并由水运冷藏船及铁路冷藏车运输及配送。

  20世纪80年代,冷链物流进入了第二阶段,萌芽期逐渐过渡到发展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产品需求由最初的肉、禽和水产品为主衍生到各种冷冻冷藏食品。中国一线城市开始出现连锁大型超市,采用大量先进的冷藏陈列柜,并逐渐完善零售终端冷藏链的配备。同时,交通设备的完善使得海陆空的冷链运输得以发展,冷藏车及冷库逐渐被大量使用,加快了冷链物流行业各环节的设备技术开发及建设进程。

  进入21世纪后,冷链物流进入到第三阶段,多种因素促进冷链行业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生鲜食品品质意识逐渐增强,市场经济日趋活跃,中国自贸区试点不断扩大,进口生鲜品类增加,农产品及药品市场需求激活、生鲜电商崛起都进一步地刺激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时,冷链物流行业服务水平模式得到提升,从最初的运输、仓储、超市配送衍生到供应链型、电商生鲜配送及互联网+冷链物流的平台等7种商业模式,大最企业进入冷链物流行业,其中包含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生产商自营冷链部门、专业冷链服务商。

  交通运输纽带呈现多元化,汽车生产商加大冷藏车研发,中国短途及郊区运输以陆运为主,铁运、航运及海运需求也在增加,这都推动了冷链物流行业更进一步发展,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品质,减少运输损耗。

  2009年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冷链物流投资及资源整合并购增加。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及普及,资本家开始关注生鲜电商市场,中国中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和规模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冷链潜力巨大  

  欧、美、日等冷链起源较早,19世纪上半叶随着冷冻机的发明,冷链开始逐步形成,欧美地区的食品冷链体系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步建立,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冷链行业发展历史已有150余年,已十分成熟,而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在上世纪60年代才将将起步,其发展历史不过50余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在交通运输网络,冷链相关设施数量、冷链流通率和冷藏运输率、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等各方面都落后欧美日地区,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目前总体还处于发展阶段,行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虽然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在目前在各方面落后于国外,总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是世界生鲜品大国,早在2014年中国肉禽、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产量就已经跃居世界第第一,2016年中国蔬菜、水果产量分别高达7.85亿吨与2.84亿吨,市场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

  另外,随着新零售,电子商务的兴盛,市场对生鲜品的需求会更旺盛,以及政府在08年后加强了政策支持,一方面出台促进物流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出台促进农副产品流通的相关政策,有效刺激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冷链商业模式  

  冷链物流行业没有单一的商业模式,每家企业都在摸索独特的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目前存在的商业模式有9种,分别是运输类、仓储类、城市配送类、综合类、农产品交易类、供应链类、电商类、互联网+冷链物流类和第四方类。运输类主要以货物低温运输业务为为主,负责长短途和跨城运输配送。仓储类以低温仓储为主,提供低温储存、保管、中转等服务。

  城市配送指结合城市低温仓储和配送类服务为一体的服务。综合类指从事低温仓储、运输及城市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交易类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从事低温仓储业务。供应链类指从采购开始疏通至整个供应链终端所提供的低温运输、加工、仓储、配送服务,然后通过分销方式将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电商类主要是为生鲜电商类提供急速配送的生鲜服务商。

  互联网+冷链物流类物流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融合物流金融等服务,打造互联网+冷链物流的交易平台。

冷链产业链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产业链上游指冷链设备制造商,包括冷库冷藏设备制造商,例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核心设备和运输车辆制造商,例如冷藏车运输工具。中游指冷链食品加工、配送、销售三个环节。食品加工包括制冷和加工两方面;配送中心有三种配送方式,分别是冷藏车制冷低温配送、干冰为主的低温配送和蓄冷材料的低温配送。销售商是指生产商、批发商和销售商共同完成的销售环节。下游是需要冷链服务的消费者人群。

  上游设备制造商以小型企业居多,市场竞争大较为分散。冷链物流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由运输、仓储、库存和管理成本几方面组成,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处于行业中游阶段,是产业链的主体,行业中游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储藏和配送一块,因为与冷链加工和配送相关的企业对技术要求高,进入门槛高、分部相对较集中。下游消费者广泛,包括餐饮、零售、生鲜电商、医药公司等目标客户。主要以生鲜农产品类需求为主。目前全国冷库储藏的商品品类果蔬、肉制品和水产品合计占比达71%,速冻食品、乳制品合计占比有16%,其他类型的占比有13%。

  冷链行业驱动和成长因素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涨

  我国是世界界第一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生鲜产品消费巨大,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带动生鲜市场、乳制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促使冷链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驱动行业稳步发展。

农超对接”、“新零售”等新模式迅速发展

  冷链物流行业为生鲜等产品提供配送仓储等服务,生鲜等产品的销售模式的改变也会给冷链物流行业带来改变。2008年,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始推进“农超对接”模式,指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为了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减少产品流通时间,减少产品损耗,冷链物流在“农超对接”配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随着“农超对接”模式不断普及,将持续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另外,自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后,“新零售”热度不断提升,“新零售”的发展离不开背后供应链的支持,各大巨头纷纷在冷链物流行业布局,京东本身拥有自己的配送网络,依托已有的配送网络,将其升级为冷链配送网络,目前京东自营生鲜配送覆盖300多个城市,是中国最大的生鲜冷链宅配平台;阿里的菜鸟网络在2015年率先推出专业生鲜仓储配送中心;苏宁2018年在全国多地建立冷链仓,增长迅猛。

制约因素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同时互联网电商不断渗透,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但是起步较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中国冷链流通率依旧较低,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90%以上的流通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而中国目前冷库、冷藏车等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将对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包括冷库建设、冷藏车制造、保温盒、超市的冷藏陈列柜等,其中冷库和冷藏车是最核心的设备,在冷链中的投资占比也最高,此外,还有运输环节的公路修建、轨道交通建设以及航线开通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按照功能或制冷方式的不同,冷藏车分类如图:

  中国冷藏车数量相比于发达国家较少,且中国人口基数大,国土面积广阔,根据2014年的数据,在中国约每1.7万人才配有1辆公路冷藏车,而美国和日本评价每干人配有一辆;2014年中国公路冷藏车保有量为7.6万辆,同年德国、日本和美国分别为11万辆、15万辆和25万辆,差距显著。

  冷库方面,2016年中国冷库存储总量达1.0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人均冷库占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仅为0.143立方米/人,与位于第一的荷兰的0.96立方米/人相差甚远,且中国的冷库大部分较为老旧,影响全冷链运输条件,亟待改进。

  此外,冷库和冷藏车的造价相对来说更高,因此短时间内在数量上较难有大的提升;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建设以及航空路线规划所需周期一般较长;商超等零售终端网点的冷链设备目前亦不完善,总体来看中国冷链物流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快速发展造成阻碍。

企业分布不平衡,行业区域发展不全面

  中国冷链物流企业布局不均的现象凸显,制约产业发展缓慢的一大原因。从可比较口径中,选取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名单,冷链物流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华北,较少布局在中国东北、西南、西北部;其中上海与广东省重点物流企业超过15家,吉林、山西、江西、安徽、浙江、陕西6省不超过2家。同时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都未覆盖到海南、新疆、广西、青海、甘肃、湖南、贵州、西藏8个省级单位。此外,百强企业大多都只覆盖到地级市,较少覆盖到县级以下的乡镇。

  因此,冷链物流企业行业区域分布不平衡,限制农产品、乳制品、生鲜电商、医药尤其疫苗运输一大重要原因。从百强名单中,仅有21家冷链服务商是从事低温仓储、干线运输及城市配送等综合型业务,资源分布集中度较低、运输有限,导致生鲜食品及药品流通未能及时仓储,运输、配送,从而影响到食品质量,腐损率大大提升。

技术壁垒

  生鲜产品容易腐坏,因此从生产到运输的整个配送过程中对储藏环境和运输环境有严格的要求。不同的生鲜产品有不同的最佳储存温度,温度上的细微改变都会影响到生鲜产品的质量、口感和保质期。例如草莓的最佳储藏温度是0℃~3℃,可存放7~10天,允许的最高温度是4.4℃,但持续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否则就会开始腐坏。除此之外,湿度也是影响生鲜产品储存和运输质量的重要因素。当相对湿度过高时,低温的食品表面就会有水分凝结,若凝结的水分过多,即时在适宜存储温度下也容易发霉。当相对湿度过低时,食品中的水分就会迅速蒸发导致产品出现萎缩的情况。若湿度在短时间内改变较大,生鲜产品还容易出现腐烂的情况。

  另一方面,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了较为专业严谨的技术和学科。

  资金壁垒

  冷链物流的资金壁垒主要体现在其运输成本和运营成本远高于常规物流运输行业。从运输成本来看,冷链运输环节中所需要的冷藏设备、冷藏车辆和冷库的投入成本通常是常温仓库和车辆的数倍。一方面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每个环节所需的专业设备种类较多,且价格昂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成本。

  另一方面,从冷库租赁价格来看,一线城市如上海和偏远地区如广西、新疆等地的租赁价格较高,另外天气较炎热的地区如海南的冷库租赁价格也相对较高,居高不下的冷库租赁平均价格也形成了阻挡企业进入冷链物流市场的一大阻力。

  从运营成本来看,如上所述,由于不同生鲜产品需要适配不同的外部环境,就要求冷库需要设置不同的温度区,冷藏车要有不同的温度带,而且要时刻检测仓内及车内温度、湿度等环境的变化,并适时调节,这就要求了冷链物流企业需要配备相应的信息系统和投入较大的管理成本维护运营。因此,高昂的运输成本和运营成本共同构建了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资金壁垒。

  运营壁垒

  一方面,冷链物流物品丰富多样,且都容易腐烂变质,不同物品需要配备不同的存储和运输环境,且冷链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都要在指定的环境下进行,一旦中间有步骤出错,就会导致后面的环节也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物流链的运转。这就要企业需要保证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很好地协调、高效运转,对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能力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冷链物流服务的运营模式已趋于成熟且种类多样,每种不同的运营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及难点,且不同的运营模式在行业内已经出现了许多代表企业,它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客户群体。因此,若冷链物流行业新进入者想要想从运营模式切入赛道与当前的代表企业竞争,那么运营壁垒是其进入行业不可避免的一道门槛。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集中度不高、区域化分布的特点。相比之下,美国冷链物流行业集中度较高。中国的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呈现出区域分布的特点,多分布在华东地区,华东地区的收入占比也最高。

  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一家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冷链仓储企业,随着冷链运输的需求日益明显,区域性企业冷链物流将有望在未来升级为全国性冷链物流企业,甚至是全球性冷链物流企业。此外,电商行业(如京东、苏宁)、物流行业(顺丰控股)纷纷加码布局冷链物流,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的集中度。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物流沙龙
阅读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