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快运高速发展的阶段 哪些因素在掣肘物流整合?
2021-01-04 08:40:00
随着全网快运小票零担网络逐渐成型,头部企业价格战的背后,实际上是基于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化,从这一角度来看,头部企业越来越具备业务外延的能力,其业务线不断向大票零担、区域网等市场渗透。
而在过去几年全网快运高速发展的阶段,专线、区域网领域也擦出了新的火花,通过联盟、大票平台、区域网整合等方式,在存量市场寻找整合的答案,而热闹过后,市场上依然存在着专线难抱团、平台难介入、区域网长不大等问题,哪些因素在在掣肘物流整合?
11 月 30 日,“联动 2020:中西部物流企业发展研讨会”收官之战在武汉召开,通过这些物流从业者自身模式探索的案例,看他们如何解答当前问题。
专线生存之道是适应
在运联智库对武汉物流市场的前期走访中发现,今年以来,整个市场业务萎缩,多数公司业务量下滑超过30%,“ 8 月前亏损,9 月盈亏平衡,到 10 月份才实现盈利”是大多数公司的真实写照,即使在业务恢复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运价上不去,利润率逐渐下滑的局面。
如今,物流公司在“增量不增利”的大背景下,专线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典型的信号就是,如今专线企业零担货越来越少,单车票量逐年下降,配载空间有限。
盘龙物流总经理左铁军认为:“专线的生存之道,就是不断的适应。”在他看来,盘龙物流成长的近20 年,从一个夫妻档做到现在有几十员工的规模,核心之处在于公司适应了客户的成长,这个过程就是满足客户源源不断的需求。
这是专线生命力的一种体现,在当前大平台用标准化服务专注扩大规模的时候,具备个性化的服务能力是广大中小专线的公司的核心壁垒。
同时,在鑫昌盛物流总经理王滨看来:“专线之所以能存在,其生命力在于性价比。”
他以园区中一个跑武汉到厦门线路的夫妻档举例,一个档口+两个工人+一两个亲戚,这是这种组织模式的全部成本构成。从效率的角度来看,这种生存模式效率非常高、成本非常低,同时在业务上的反应速度非常快,这种极致的性价比也是专线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因此,在大的平台切入大票零担市场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抢走了相对标准化的货物,而如何基于专线的这种个性化、灵活性的特征,适应客户衍生出来的多种需求,这是专线生产的必杀技。
另外,从效率的角度来看,愚公物流相关负责人孙鹏认为,专线路还很长,目前市场上仍有多数线路不能做到往返,在这种连最基本的往返效率没达到的情况下,意味着专线的出路还是有很多需要探索的。
某种意义上来讲,专线当前凭借自身的生存壁垒以及运营模式的可塑性,仍为其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这或许是当前大票平台全国布网的情况下,不少人仍选择观望的原因之一。
平台目的纯不纯
2018 年前后,大票零担领域掀起了一拨起网高潮,涌现出三志、德坤、聚盟等一批平台,在这两年时间中,从整合的角度来看,大票零担起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这个过程要看两个问题:
首先,平台目的纯不纯?
在上一波整合浪潮中,从参与全国网构建的企业数量来看,这个市场的从业者都有着一个“全国梦”,尤其是模式创新、资本助推之下,在小票零担中成长出来的头部企业,给这些专线人树立了一个样本。
而如今,资本趋于理性,在孙鹏看来,平台模式主要看他们是怎样一个进入目的,如果确实是结合行业、成本,用创新的模式去创效,还有生存空间,如果只是为了把公司融合在一起,用数据讲故事,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因此,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不要单纯以整合的目的来整合,而是要以降低社会资源消耗的目的来整合,这个整合过程的目的不是为了把谁吃掉,让数据跑到平台上来,而是要把物流效率、效益提高,让运营成本降下来,让圈子里的人能赚得一口饭吃。
曾经深度参与到全国网络构建中的大道物流梅海涛有着深刻的体会:“市场上的优质资源是稀缺的,原来是物流公司找钱,现在是钱来找优质的资源。”
第二,平台与专线是什么关系?
当前大家讨论的问题在于,专线是不是加入平台才有未来?这一主观意识,主要是基于大整合的趋势下,专线单打独斗的生存空间被逐渐压缩。但是反过来看,平台离开专线能独立存在吗?
因此,玖通达物流总经理孙继红认为:“平台也需要专线来支撑,好的专线才能衬托出平台的优势。”
从玖通达物流的模式来看,其园区模式下,通过线路唯一性、管品质不管经营(在园区内打造10%的样本公司,80%的公司学习,10%的公司实行淘汰制)的方式,使得大家不至于陷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一方面,为客户解决发货难题,另一方面,为入住专线带来业务增量和议价权。
嘉楚物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没有利润的专线不是好专线,不能给伙伴带来优势的平台不是好平台。”
区域网长不大
经过大票零担干线组网的一轮整合,大家看到这种干线网络的末端服务仍然是一大难题,因此,当前整合的方式开始出现用B 网拉 A 网,越来越多的区域网站了出来,今年亮相的蚁链、青藤等新品牌便是案例。
而回看当前的区域网市场,武汉与郑州是两个典型的交通要道,但是在郑州产生了诸多区域网品牌,但是在武汉除了大道物流之外,鲜有能做到全省覆盖者。
其中有几个原因:
第一,经济结构以国营主导。根据当地物流人透露,类似广东、河南这样的区域网发达的省份,民营经济发达,而湖北则是国营经济主导,国营经济更多带动的是三方物流的发展。同时,区域结构上,类似恩施这样的地方,基本没有回货,线路拉不平。
第二,单打独斗的人文因素。正如梅海涛所描述的,外地人对湖北人第一印象就是“九头鸟”,网络长不大,有一大问题就是心态问题,在经济发达区域,大家可以看到以园区整合切入点发全国的模式,也有同线路整合把线路做粗的模式,但是湖北更多的是单打独斗。
第三,交通便利短线发达。交通过于发达,很多事情小公司靠个人资源就干了,这也造成当地短线发达,区域网没有快速发展起来。
除了这几个个性问题之外,站在全国角度来看,一方面,货拉拉、满帮这样的平台对市场进行渗透,正在以线上化的手段抢走部分市场;另一方面,头部快运企业在规模效应之下,逐渐拉直加密线路,上市之后不排除通过价格手段起规模,并通过自动化分拣设备来降低成本进而切入区域网市场的可能。
透过中西部物流企业发展研讨会,我们看到平台的一轮跑马圈地之后,市场进入冷静期。平台进一步加密网络的过程中,出现乏力状态;而一些专线、区域网更多是持观望状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平台之外,大家都在自己摸索整合之道。
接下来,什么样的专线能够独自长大?平台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构建?相信市场会慢慢给出答案。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