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没白烧!刘强东十四年前的决定成了京东手中的王牌
2022-02-05 09:40:25
谈起刘强东,《电商时代》一书中有一段形容异常贴切。
书中写道“刘强东仿佛‘一个爱冒险的孩子’,他的运气也出奇地好,赶上了若干个关键的历史关口,使得他这些异于常人的‘浮华、焦躁和狂热’有了施展的空间。”
谁又能想到,刘强东十四年前所做出的那个几乎遭到了所有人反对的决定,如今却成了京东手中的王牌,周围环绕的是鲜花、庆贺还有看好叫座的拍手声。
新的增长密码
就在前不久,京东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
从结果上看,财报显示,京东第三季度营收2187亿元,之前市场的预期为2156亿元,略超预期。但与此同时,京东这一季净亏损达到了28亿元,而2020年同期为盈利76亿元。
作为对比,阿里也在同一天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阿里营收2007亿元,而之前市场的预期为2062亿元,略低预期,同时净利润为285.2亿元,同比减少39%。
绕过跌跌涨涨的数据,巨头所递交的这份“成绩单”是否亮眼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收入”或是“利润”可以衡量的,据了解,在其财报发布当天,京东股价上涨约5%,阿里下跌11%,随后野村证券、交银国际等券商都对京东给予了“买入”评级,释放出资本市场的友好信号。
为何由盈转亏,资本市场对其依旧表现澎湃,值得让人们纷纷加码下注的那张握在京东手中的“王牌”又在哪里?
“京东干的活都是最累的活,但是却能在未来形成自己护城河。”
正如刘强东所言,与具有平台基因、以轻资产模式为主的流量型电商企业相比,靠着自营起家、不惜投掷35亿建设“亚洲一号大仓”的京东则更像一家“实体”企业,所迈出的成长步伐往往更沉重,也更稳健。
如今提起京东,紧接着在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京东物流。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京东物流的收入分别为378.73亿元、498.48亿元、733.75亿元,而在今年三季度,京东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达159亿元,同比增长53%,且这其中来自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超50%。
或许正是由于多年对物流运输与物流仓储的大力布局,今年双11期间,京东物流发布战报称,全国超300城已实现分钟达,93%区县和83%乡镇实现当日达与次日达。
不难看出,厚积薄发的物流建设正在慢慢成为拉动京东增长的新动力,多年的烧钱深耕之后,如今这样一条“护城河”已经足够宽了。
然而谁能想到,十四年前当刘强东第一次提出自建物流的想法时,却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一场冒险的赌博游戏
“我们要做自己的物流!”
京东向物流领域第一次伸出触角,是在2007年。众所周知,支撑起电商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强大的物流体系,而电商平台也免不了与物流企业打交道,因为想要把商品又快又好地送到顾客手中,与最后一公里息息相关的末端配送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面对这样的命题,彼时年营业收入不到5亿的京东做了一个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决定,自建仓储配送,震惊之余,如同豪赌一般的35亿投资也被无数人质疑是烧钱下的疯狂举动。
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做物流?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刘强东曾经在一次采访时讲到,有这样的想法也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当时京东商城多数商品属于3C类,因为价格昂贵,包裹被偷的现象也最严重,客户投诉75%都与物流相关,倘若这样的问题不解决,京东很难在种种价格战中杀出重围。
然而,物流终究与电商不同,其成长方式偏沉重,无论是仓储库房的修建还是员工体系的培训等都决定了自建物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意味着一场需要持续烧钱的冒险赌博,一场看不到尽头的马拉松长跑。
数据显示,近三年,京东物流持续增加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个季度内,京东物流累计技术投入达到46亿。而截至目前,京东物流运营仓库数量达1300个,其仓储总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
由于源源不断地烧钱输血,从2014年至2018年,京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即便如此依旧有人愿意冒着亏损的风险参与这场游戏,就像今日资本的徐新曾言:不断地追加投资,有时候我们心里也直打鼓,但既然赌注已经下了,那就坚持到底。
有人曾估算从2007年到今天,京东对于物流的投入早已超过了百亿。
但事实证明,这钱还真没白“烧”。
首先,京东物流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京东更好地把控前端用户体验,营造良好口碑。
从隔日达到当日达、极速达、夜间配、定时达等业务的上线,时速的一次次提升换来的是用户源源不断的好评。就像在今年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中,京东物流稳居第一梯队。
其次,经过多年沉淀的物流体系有利于京东更好地把控后端成本效率,在供应链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京东集团将自身的定位升级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多年来对于物流仓储的深耕,让京东已经打造出了一套颇为成熟的一体化供应链,这不仅意味着京东可以有效实现降本增效,而且还能借此经验服务于其他商家。
目前京东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数据显示在去年京东物流已为超19万家企业客户提供过服务,范围涉及快销、服饰、家电、3C、生鲜等多个行业。
还需要下一个“十年功”
人们都说巨头竞逐下的市场,不同的基因成就不同的平台特色,如今再谈起京东,只用“电商”一词已经难以概括它的特性了。
京东集团总裁徐雷曾说:“一个伟大的企业要穿越两次经济周期,一个经济周期大概8-12年。而在国内,能穿越两个经济周期的成功民企应该不多。大量看似不错的企业,常常连一个经济周期都难以跨过,只能在一个经济周期中间生生死死。”
从去年6月京东控股的物流公司“达达”赴美上市,京东集团回港第二次上市,到同年9月京东数科提交招股书,同年12月京东健康港股上市,经历了盈亏线上的生死挣扎,京东似乎也迎来了下一个经济周期。
当下来看,京东所坚持的战略依旧是微利经营战略。财报显示,京东第三季度经营利润率为1.2%,而在本季的成本与费用支出中,有96%用于商品采购、基础设施、物流履约、技术研发、员工薪酬福利以及对品牌商家扶持等实体经济投入。
除了运营成本的增加,京东由盈转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京东物流以及主攻下沉市场的“京喜”等新业务的亏损持续扩大。
对此,京东表示:“要将竞争力的着眼点延伸到未来15年。”
谋定而后动,究竟能否如愿为市场讲出一个更好的故事?
京东还需要付出下一个“十年功”。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